如果沒有轎車的失敗,2月19日的“哈弗百萬盛典”的時間,可能會提前。
2月19日,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建軍,在造價50億的哈弗技術中心大樓里,哈弗百萬之后,拋出了一顆重磅炸彈,“到2020年,H6要超越本土CRV和豐田RAV4,實現哈弗SUV銷量突破200萬輛,規模上超越JEEP和路虎,成為全球最大的專業SUV品牌。”
魏建軍開始高調了。他的高調來自2016年長城汽車的亮眼業績。這一年,長城首次年銷超過百萬,累計銷售107.45萬輛,其中哈弗SUV銷量占9成,同比增幅42%。
今年2月6日,長城汽車發布財報顯示,2016年公司營收986.16億元,同比增長29.7%,凈利潤為105.4億元,同比增長30.87%。相比SUV銷量的迅猛增長,轎車銷量僅為3.08萬輛,同比巨幅下滑43.09%。
“當別人都在產品品類上‘做加法’時,我們一直在‘做減法’,十多年來我們頂著社會以及投資者的各種壓力,堅持只做專業的SUV。”魏建軍說。
這一次,魏建軍給自己打70分。魏建軍說:“我們做過MPV和轎車,轎車不是很成功,但是轎車可以盈利,盈利水平沒有達到SUV那么好,假如我們更早的認識到聚焦的價值,更早聚焦,可能我們的產品會更好,產品有更強的競爭力。”
好轎車還做不出來
轎車領域的多次搖擺和失敗,讓魏建軍漸漸意識到,轎車是他們年銷百萬、打造品牌的桎梏,如果沒有轎車的失敗,2月19日的“哈弗百萬盛典”的時間,可能會提前。
“首先你生產轎車,能不能比別人做得都好,有特點、有優勢,產品拿出來之后是不是會很新鮮?現在我們做不出來,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轎車發展策略。必須要把SUV做到第一,我們再考慮轎車,現在堅決不考慮。”2月20日,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魏建軍說。
在中國SUV市場,魏建軍認為外資主導下的是15萬-20萬元這一細分市場,而且非常有價值。“我們推出WEY品牌,就是因為我們的產品肯定要比他們好,而且配置也比他們的高,具有更多賣點,還要比他賣得更便宜。”魏建軍說。
只是SUV市場的競爭已經進入深紅階段,各個車企都在陸續推出SUV產品。魏建軍始終認為,SUV絕對不是那些簡單的、把轎車或者MPV加高底盤進行衍生的產品,而是要有更高的專業性和技術性門檻。
“價格區間在12萬-13萬的SUV是最主流的,15萬以上的市場銷量非常大,我們是想通過WEY,通過推出豪華感的車型,來主攻性能,爭奪這一市場,當然,20萬以上不會是主流銷量的。”魏建軍說。
“我要是豐田我就不在這兒講聚焦SUV了,長城就會全系發展。我們理解的聚焦是建立品牌的過程,用專門的品類建立品牌。要不是在中國,不聚焦的那些企業早死了一遍,就是因為在中國,市場競爭還很不充分,所以大家都還活著。”魏建軍坦言。
不過,他認為,未來技術是共同的,今后SUV轉轎車,就像饅頭、花卷、豆包的轉化,不存在太大跨度,當下最要緊的是,產品品類能吸引住消費者。
“市場擴張的時候,要搭風而行,你逆著風走肯定是走不過去的,我們在等那個風。”魏建軍說。
下一步瞄準新能源車
在2月19日的哈弗百萬慶典上,魏建軍一襲藍西裝,強調在產品規劃上,哈弗SUV繼續深化紅藍標雙產品線策略,開發全新柔性化平臺,到2020年規劃幾十款產品,覆蓋小型、緊湊型、中型和中大型細分市場。
到2020年,長城汽車將投入300億元打造全球化研發體系,在主被動安全技術、智能互聯、自動駕駛等方面形成領先優勢;同時,拓展新能源產品線,以插電混動和電動為主,造新能源SUV。
根據國家平均燃油消耗和碳積分交易政策要求,長城汽車必須要布局10%的純電動車。“在這一塊我們現在有純電動轎車,正在開發純電的SUV。我們做純電的出發點,不只是滿足積分要求,還是想打造一個真正滿足顧客需求的純電SUV產品。實際上,400公里、500公里的高里程電動車,以及我們通常情況下200公里、250公里的電動車,從社會價值和出行需求看,并不是一個最好的出行選擇。我們認為有150多公里的續航里程就可以了。”魏建軍說,按照規劃,今年長城會推出一款純電動轎車,在2018年會將一款純電動SUV推向市場。
“要想長久持續發展,在中國市場沒有新的出路。新的平臺完全是按全球化目標來打造,車的尺寸大小、動力技術,按照北美最高規格的法規去開發,我們以哈弗的定位來做市場,而不是以針對每一個市場做開發,爭取在2020年進入北美市場。”魏建軍說。
這也就是說,哈弗主要市場在北美和中國,不再針對東南亞、印度等地專門開發。記者了解到,哈弗俄羅斯工廠已經開始建,產品為H6級別SUV,工廠將會在2018年底投產。
此外,在技術研發上,長城汽車采用北美、印度、中國三地協同開發的模式,開發了哈弗自動駕駛系統,命名為“i-pilot”智慧領航系統,該系統已經達到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第三級別的性能標準,目前正在進行路試,有望在2020年后投產。
“我們的最終目標,是推出完全無人駕駛的、最安全的SUV。”魏建軍說,另一方面,長城不會依賴合資來賺錢,而是資源能夠得到互補的前提下才會考慮合作。
“國家政策層面的資源現在還是偏向國有企業,目前還沒有一個民營的合資公司。”魏建軍說,“今后不見得是合資,合作的機會很多,共平臺、零件共通,可能不是全方位合資,可能是共享某一項資源,這種機會今后會越來越多。”
文│21世紀經濟報道